首页 > 专栏 > 正文

马永亮:中国整体大气污染程度下降了40% 根治华北雾霾需10-15年

时间: 2018-11-15 16:08

来源: 搜狐智库

作者: 袁昌佑

自11月12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再遭“雾霾围城”,整体为中-重度污染,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中南部和河南北部区域。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马永亮向搜狐智库表示,京津冀地区污染物排放增加是此次雾霾天气形成的内因,外因是大雾等极端气象条件。污染物排放增加与极端气象条件的双向反馈加剧了雾霾污染。

但马永亮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大气环境诸多指标如污染物平均浓度、重污染期的浓度峰值、重污染天数皆在下降。“从2013年至2017年,我国整体大气污染程度下降了40%。”

1.jpg

今年10月初生态环境部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取消了部分地区部分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如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的统一限产停工比例,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大气污染诸多指标如平均浓度、浓度峰值、污染天数皆在下降。

马永亮表示,取消统一的限产停工比例并非与经济下行趋势有关,而是出于环保监管政策进行微调的考虑。“此前统一的限产停工比例是搞一刀切,现在的监管政策则意识到不同行业的排放绩效是不同的,同一行业不同技术水平的企业的排放绩效也是不同的现实,说明我们政策有进步。”

马永亮强调,治理雾霾污染的根本举措是污染减排,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末端治理加强等大幅度减少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是要降低第二产业比例,更要降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比例,并不断提升其装备技术水平和污染控制水平,淘汰行业内的落后产能,提升行业的整体环境绩效水平。

“电力行业曾是大气污染的超级排放大户,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超低排放改造的实施,现在已经不再是主要污染源了。”马永亮说。

对于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治理前景,马永亮称,短期内重污染天气仍会存在,按照大气污染治理经验,污染治理呈现出阶段性与区域性的特征,预计华北地区将在未来10-15年内会根治雾霾问题。

编辑: 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马永亮热文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马永亮

清华大学环境环境学院

作者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