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傅涛:如何实现科技与环保产业的衔接?

时间: 2015-08-14 15:34

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傅涛

6月7日,北京大学环境校友联合会正式成立。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当选校友会理事会执行会长,同时被聘为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环境科学教学和科研的机构之一,早在1972年就招收了第一批环境化学方面的学生,40多年来,为我国各行各业的环境领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6月7日当天,北京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与E20环境平台合作成立的联合研究院也正式揭牌。在发布会现场同时开讲的“环境讲坛”(中国水网品牌公益对话活动)上,傅涛做了环境科技与环境产业的通道主题分享,思考如何实现科技与环保产业的衔接?以下为其发言全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审阅)。

站在母校的讲台上,感觉非常荣幸。在北大,我收获了创新的精神、挑战思维的方式。

我做过的工作比较杂,有三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十年公务员,十年学者,以及这几年成为E20环境平台的企业家。成为企业家后,我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把自己的成果和母校的发展衔接起来,我想这也是在座很多企业家都会思考的话题。今天我想谈谈环境科技与环境产业的通道,总结我的一些观点,可能还不成熟,但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

如何认知环境事业和环境产业

国务院连续发布《大气十条》、《水十条》,还即将发布《土十条》。这些政策的推动,意味着政府开始关注环境效果,关注环境质量,不同于“十一五”、“十二五”等很多规划,这是在原来规划的基础上,在体系上发生了变化。

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五年后节能环保产业或将成为支柱产业。以这个话题为背景,谈谈我认识中的环境事业和环境产业。

环境保护全世界都在做,在我国环境保护每件事情的操作,都是地方设权,当地县以上人民政府实施保护程序,国务院实际上并不具体实施环境保护,而地方县人民政府都是实施主体。很多人认为,环保属于公共事业,是政府的事情,为什么要企业来做。但需要看到的是,环保是政府的责任,但它有两个助手,一个是科技,一个是产业。

1.png

影响环境科技的因素

首先谈科技。全国各地培养了一批职业科技人员,科研机构不计其数,我们有相当一批专业的科技人员。科技实际上是服务于政府的公共服务,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因为钱来自中央,事情要地方去做,所以会出现一种脱节,导致科研成果很少被转化到了实际应用中。现在我们的科技之苗很弱,很多科技都是国际领先。这其中有很多困惑,20多年5个五年计划的科技雨露,而环境科技之苗却未见茁壮;环保是否有科技需求;以及,很多时候,科技对环保来讲很像一个伪命题,分析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包括几点:

第一,非理性。因为感觉在干别人的事情,服务甲方是非理性的、被动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地方政府,被中央政府逼的,或者被老百姓逼的去做环保,感觉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儿,在骨子里他是不想做。第二种是污染企业,被环保局逼着去做,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儿。这两类甲方不是理性消费群体,在做科技采购时,就会有很多非理性因素,造成很多偏差。

第二,需求的分散。对环境系统效果追求的缺位,在时间、地域上,甲方均被分割。

第三,运动性。用工程化应用代替治理 ,目前是“时间紧任务重”。

环境产业是如何产生的?

编辑: 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傅涛

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长,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环境校友联合会执行会长,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董事。

曾经负责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的多项水业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两山经济》 、《城市水业改革的十二个问题》、《城市水业改革案例与实践》、《市场化进程中的城市水业》等专著。


作者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