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法规 > 正文

修正《水污染防治法施行细则》

法规类型 地方条例,国内 颁布日期 2003-07-30
发文单位 台湾当局
文件号
关键词 水污染 防治
摘要   第1条 本细则依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本法)第七十四条规定订定之。第2条 本法第二条第八款所称作业环境,指事业使用之范围。第3条 本法所定中央主管机关之主管事项如下:一全国性水污染防治政策、方案与计画之订定、督导及执行。二全国性水污染防治法规之订定、审核、释示及执行。三水污染防治费之征收 ...
  第1条 本细则依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本法)第七十四条规定订定之。

第2条 本法第二条第八款所称作业环境,指事业使用之范围。

第3条 本法所定中央主管机关之主管事项如下:

一全国性水污染防治政策、方案与计画之订定、督导及执行。

二全国性水污染防治法规之订定、审核、释示及执行。

三水污染防治费之征收及管理。

四全国性水污染防治之研究发展。

五全国性水污染防治人员之训练及管理。

六直辖市、县(市)水污染防治业务之督导。

七全国性水污染防治之监测及检验。

八全国性水污染防治之调查及统计资料之制作。

九全国性水污染防治之宣导。

一○水污染防治之国际合作及科技交流。

一一全国性或直辖市、县(市)间水污染防治之协调或执行。

一二其它有关全国性水污染防治事项。

第4条 本法所定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之主管事项如下:

一直辖市、县(市)水污染防治计画之规划及执行。

二直辖市、县(市)水污染防治法规之订定、审核、释示及执行。

三水污染防治费之使用规划、管理及执行。

四直辖市、县(市)水污染防治之研究发展。

五直辖市、县(市)水污染防治人员之训练及管理。

六直辖市、县(市)水污染防治之监测及检验。

七直辖市、县(市)执行水污染防治之调查及统计资料之制作。

八直辖市、县(市)水污染防治之宣导。

九其它有关直辖市、县(市)水污染防治事项。

第5条 本法第五条所称利用水体以承受或传运放流水者,不得超过水体之涵容能力,指利用水体以承受或传运放流水之所有污染源,其排放之总量造成该水体水质之变动,不得超过依本法第六条所订之水体分类及水质标准。

第6条 本法第七条、第八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所称建筑物污水处理设施,指处理建筑物内人类活动所产生之人体排泄物或其它生活污水之设施。

第7条 本法第十条第一项所定之水质监测站,依下列规定设置,并监测之:

一中央主管机关应就涉及二直辖市、县(市)以上之地面及地下水体,视其水质情形设置监测站。

二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应就其辖区内之地面及地下水体,视其水质情形设置监测站。前项水质监测站采样频率,以每季一次为原则,其监测项目如下:

一水温。

二氢离子浓度指数。

三溶氧量。

四重金属。

五其它经中央主管机关依水体特性指定之项目。

各级主管机关应将监测结果及统计资料按季公告,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应陈报中央主管机关备查。

第8条 技师依本法第十七条第四项规定执行签证业务时,应查核下列事项:

一废(污)水水质水量调查、推估之确实性及合理性。

二废(污)水处理设计是否需经小型实验,是否已取得必需之可靠设计参数。

三废(污)水及污泥处理系统、放流口设施设计之功能及计算,是否符合本法之规定。

四废(污)水及污泥处理设施完工时,查核其规格是否与原设计图相符,不符之处是否已于计画变更说明书中指陈说明。

五废(污)水处理及污泥设施完成试车,进行功能测试时,前往现场查核事业之废(污)水与污泥产生量、操作系统、废(污)水与污泥处理操作状态、取样位置、数量、频率是否符合规定及相关纪录是否确实。

六申报文件与现场查核是否一致。

七事业自行取样检验废(污)水、污泥与处理设施操作维护保养之标准作业程序及紧急应变措施,是否足以确保符合规定。

八其它主管机关规定应查核之事项。

第9条 各级主管机关,依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项第一款规定检查时,为查证事业废(污)水或污泥处理设施之操作功能,应于检查十四日前,通知事业于检查当日,将其生产提高至申报或实际已达之经常最大水污染产生量之状态下,操作废(污)水或污泥处理设施,以供检查。

事业因故无法配合前项检查者,应于原订检查之三日前,叙明具体理由、可达前项所定检查状态之日期,并检附相关证明文件,送经主管机关同意后,另订检查日期。

第10条 各级主管机关依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规定,派员携带证明文件,进入军事机关进行查证工作时,应会同当地宪兵或军事机关环保人员前往相关场所或设施。

为前项检查或鉴定时,受检之军事机关应提供必要之协助。

第11条 依本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申请污水经处理后注入地下水体许可证者,应检具下列文件:

一申请表。

二污水处理措施。

三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书。

四注入地下水体之方法、频率、时间、注入速率及总量说明。

五注入地下水体设施之构造设计图及功能说明。

六注入地下水体时,注入水之水质水量监测计画。

七注入之地下水层调查分析资料,其内容包括下列各目:

(一)注入位置现况及地层构造。

(二)地下水文及水质资料。

(三)距离注入位置半径一千公尺或主管机关另指定距离范围内之地下水使用情形。

(四)注入水对地下水之水质影响分析。

八紧急应变计画书。

九其它经主管机关指定之文件。

共同设置污水处理设施申请注入地下水体许可证者,应检具前项文件,并共同提出申请。

第12条 各级主管机关依本法所为限期改善、补正者,应以书面载明下列事项,并同处分书送达当事人:

一处分事由。

二应改善、补正事项。

三改善、补正期限。

四完成改善、补正应检送之证明文件。

五届期未完成改善、补正者,按次或按日连续处罚之规定。

六其它经主管机关规定之事项。

第13条 主管机关执行本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之复工查验及评鉴,应依下列方式办理:

一以事业复工时所申报之实际经常最大废(污)水产生量,测试其水污染防治措;施或污泥处理设施。

二以事业实际经常最大废(污)水产生量,测试其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污泥处理设施之功能。

三评估事业定期申报之水质水量资料与主管机关检验之水质水量资料及其日平均限值、周平均限值或月平均限值,并比较现有设施功能。

四其它经主管机关认定之方式。

第14条 本法第七十三条第四款所称一年内,指自违反之日起,往前回溯至第三百六十五日止。

第15条 本法及本细则所定证书、许可文件、处分书、应申报文件或其它书表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16条 本细则自发布日施行。

法规搜索

颁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