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8-09-28 14:59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面。一是增加饲料化利用。通过青贮、微贮、黄贮和配方饲料生产,消纳45%左右秸秆。二是扩大补贴范围。积极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实现还田率25%以上。三是抓典型示范。在粮食主产区12个旗县整体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培育壮大秸秆产业化利用主体,构建政府、企业、农牧民三方利益联结机制,集成推广一批秸秆收、储、运、用的县域典型模式,建立秸秆利用的长效机制。

2018年自治区农牧业厅出台的农牧业高质量发展10大三年行动计划中,农牧业生产标准化行动、农牧业产地环境净化行动、农牧业执法行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追溯管理行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旗县创建行动等多项行动都在推进此项工作。

3.凤凰卫视记者:请解答一下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需要做的主要工作?

揭新民:我区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梯次推进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以旗县(市、区)为单位,合理布局全域污水治理设施,重点解决人口密集地区、环境敏感地区、水源地保护区村庄、传统村落、美丽宜居村等村庄的污水治理问题。优先建设国家、自治区重点镇和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镇等特色镇的污水处理设施。

二是科学选择污水处理模式。根据农村牧区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处理模式。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城市近郊区苏木乡镇或城镇污水管网能够覆盖的村庄,可接入市政污水管网集中处理,人口密集、污水产生规模大的苏木乡镇采用污水集中处理模式,有条件的村庄可因地制宜采用集中处理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处理模式。其他村庄以分散处理为主,可与农村牧区改厕相结合,通过分户式、联户式的办法,采用装配式简易处理技术就地处理。

三是建立污水治理长效机制。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用水习惯,促进源头减量。加强尾水回收利用。统筹垃圾处置点和污水处理厂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分散性、生态型的小型垃圾污水处理点。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将农村牧区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

四是开展改厕和厕所粪污治理。城市近郊及其他环境容量较小地区的村庄,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进农村牧区户用卫生厕所全覆盖,同步实施改厕改厨。其他地区要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普及不同水平的卫生厕所。农牧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建房应配套建设卫生厕所,引导农村牧区新建住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人口规模较大及其他有必要的村庄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

4.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联播”记者:请解答一下自治区对农村牧区改厕工作是怎样部署的?

揭新民:我区农村牧区改厕工作总体上坚持绿色、生态、环保的建设管理理念和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以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牧区危房改造、扶贫开发及移民搬迁等工作,开展我区农村牧区改厕试点工程,争取在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试点工作任务,2019年全面推广农村牧区户厕和公共卫生厕所建设改造,确保建设一座达标一座,逐步改变农村传统蹲坑旱厕、露天厕所。

一是要求各地区全面调查、摸清底数,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分年度任务和时间节点安排,建立工作台账。农牧民新建自建房、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灾后重建、塌陷区治理等项目,原则上应统筹配建卫生厕所,同步实施厕所污水治理。鼓励有条件的嘎查村同步实施改厕改厨。人口较多的村庄要根据需求建设标准的公共卫生厕所。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地区,厕所污水治理要与生活污水处理有效衔接,统一规划、建设和运行。

二是各地区根据地区特点,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努力达到节能环保、方便实用和建设维护成本较低的要求。要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普及不同类型的卫生厕所。卫生厕所的建设和改造严格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2012)实施。

三是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专业化企业进行改厕及检查维修、定期收运、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形成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理机制。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5.内蒙古晨报记者:推进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方面有哪些举措?

王雨锋:推进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目标是通过结构调整、地力提升、精准施肥,实现化肥使用量持续负增长。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实现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和标准地膜,推进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提高农村牧区清洁用能比重。通过改变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牧区土地水体大气环境。

深入推进化肥农药负增长,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已成为全区农业生产的重点工作之一,为进一步落实中央污染防治七大攻坚战的部署,加快实施产地环境净化行动,推动全区全面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自治区农牧业厅今年制定并开始实施《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化肥减量重点是实现配方肥落地,推动企业生产符合当地土壤条件的配方肥。主要减量途径:一是结构调整减量。调减非优势区玉米,扩种大豆等养地作物,发展绿色有机特色种植。2018年继续压减玉米56万亩,增加大豆300万亩,大豆亩均施肥量较玉米少30公斤左右,较其他作物少10公斤左右,可减少化肥4.1万吨。二是提升地力减量。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深耕深松、轮作倒茬等。2018年增加施用农家肥面积310万亩,增加秸秆还田面积160万亩,以12个旗县为重点,在全区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程行动,在37个旗县开展耕地轮作600万亩。三是精准施肥减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机械深施肥、新型缓控释和水溶性肥料等。增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400万亩,在20个旗县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