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焦作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布

时间:2018-11-13 13:41

来源:焦作市政府

日前,焦作市政府印发《焦作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根据《计划》,2018年度目标:全市PM2.5(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73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120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11天以上。详情如下:

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焦作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焦作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8年10月17日

焦作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新时代美丽焦作的根本要求。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确保到2020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决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加强生态建设为基础,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防控生态环境风险为底线,以依法治污、科学治污、全民治污为路径,以严格监督、强化督察、奖优罚劣为抓手,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抓紧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改善中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为加快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城市,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焦作篇章,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提供良好生态支撑。

(二)目标指标。到2020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全市生态文明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为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焦作目标基本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1.2018年度目标。全市PM2.5(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73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120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11天以上。

蟒河温县汜水滩断面除氨氮≤3.0毫克/升外,其它指标达到Ⅴ类;大沙河修武水文站断面除氨氮≤3.0毫克/升外,其它指标达到Ⅴ类;共产主义渠获嘉东碑村断面除氨氮≤4.0毫克/升外,其他指标达到Ⅴ类;沁河武陟渠首断面保持稳定达标(Ⅳ类)并稳中有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保持100%;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

基本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成省下达我市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和受污染耕地土壤治理与修复年度目标任务;建立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名录。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初步建立,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初步控制。

2.2019年度目标。全市PM2.5(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63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106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12天以上。

蟒河温县汜水滩断面、大沙河修武水文站断面、共产主义渠获嘉东碑村断面达到Ⅴ类,沁河武陟渠首断面达到Ⅲ类。焦作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保持100%;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

完成省下达我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治理与修复年度目标任务;建立污染地块优先管控名录。土壤污染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控制。

3.2020年度目标。全市PM10年均浓度、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1%以上,全市PM2.5(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60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103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23天以上;力争退出全国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

蟒河温县汜水滩断面达到Ⅳ类,大沙河修武水文站断面、共产主义渠获嘉东碑村断面达到Ⅴ类,沁河武陟渠首断面达到Ⅲ类。焦作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保持100%;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焦作市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完成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全面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任务,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力争达到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力争达到100%;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排放量较2013年下降12%,与2015年相比实现零增长。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立,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目标导向。科学设定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和污染治理重点领域任务目标,制定专项行动方案,紧盯重点问题、解决突出问题,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任务和重点时段等方面,集中优势兵力打硬仗。建立目标倒逼和绩效考核机制,夯实任务措施,强化专项督察,严格执法检查,倒逼责任落实,保障目标落实。

2.坚持压力传导。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建立健全抓落实机制,完善网格化的工作格局,明确任务、明确时限,把责任切实落实到各级网络,把相关部门变成责任部门,把治理任务、工作责任精准落实到“点”,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强化督导考核,从严从重进行问责追责,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

1234567...17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