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观察】民企引国资的同时,一波环保国企/央企正在引战投

时间:2019-07-05 09:41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李艳茹

在前段时间的“环境产业这一轮的国进民退”一文中,讨论了近期国资密集入场、多家地方环保平台成立的情况。文章引来了一些评论,有人认为“国企做资本,民企做技术”,也有人认为是“国家被骗,民企套现”。谁对谁错本文不做评论,但可以接着来讨论下近期环境领域部分国资的调整方向。

国资的“引战—股改—上市”三部曲

近日,两大国资环境企业的动态引起关注:

一是于2016年3月成立的辽宁省环保集团,近日提出了“统筹稳妥推进集团层面混改,以引入资金为出发点,以实现集团整体上市为目标”的混改总体思路。集团将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1-2家战略投资者,持有34%-44%比例股权。需投资合计约15亿元,将通过多方渠道广泛征集战略投资者,力争于年底前完成集团混改项目产权交易所挂牌工作(相关阅读→辽宁省环保集团:拟引入投资人,力争实现集团整体上市)。

二是于2015年5月成立的中交疏浚,近期表示将引入战略投资者,挂牌底价2.47元/股,合计约136.34亿元。本次交易以公开挂牌方式征集投资者,因此,目前尚无法确定中标的投资者。交易完成后,中交疏浚的股份总数为138亿股,中交集团持股40%;中国交建及中国路桥持股不低于20%;通过进场交易方式引入的战略投资者不高于40%。

一则是地方国企的战投及融资需求,旨在形成优势互补,提高经营效率;一则是央企环保资产的百亿引战投的意愿,旨在降负债,强管理。这两则资讯也并非孤立,典型的背后,还有多个央企及地方政府的环保资产在紧锣密鼓地找伙伴并谋求上市。

实际上,一部分地方环保专营平台在建立之初,就以“混血”的身份亮相。如去年底成立的西安生态环保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由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杭州锦江集团等共同出资15亿元组建;2017年成立的中车环境,上海市浦泰环保、聚光科技两家民企各持有3.62%的股权。

国资的“补短板”诉求

在降负债、去杠杆的大需求下,用产权换取流动性成了央企、国企的重要手段之一。原先固若金汤的国资企业,也开始将部分资产股权向社会资本开放。在前述中交疏浚的案例中,其原控股股东中国交建,在2016-2018年度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6.67%、75.78%、75.05%。而截至2018年12月末,中国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4.7%,且根据去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将推动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到2020年末比2017年末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

中国交建在相关公告中表示,通过向战略投资者转让中交疏浚股份预计可取得136.34亿元现金流入,通过向中交集团转让中交疏浚的股份预计可取得86.34亿元的现金流入,上述股份转让所得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从而进一步降低资产负债率。

从环境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几项主要能力的角度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国资密集引战投或许可以看作集中“补短板”的过程。完善的企业应具备拿单能力、融资能力、研发能力、运营能力、管理能力等,多数中小企业的拿单能力不足,致使规模增长缓慢;此前一波企业的陨落,多数由于拿单过多而融资环节跟不上;前几年一波并购的发生,则是由于跨界而来的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的缺乏。

从环境产业发展历程来看,几乎都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过程。缺啥就要补啥,国企也不例外。这一波环境产业中的央企/国企引入战投、谋求上市的动作,补的是拿单长板显著的情况下,研发能力、运营能力、甚至融资能力的不足。

伴随着一波地方政府控股的环保专营平台的建立,以及民营企业戴红领巾,在可预见的几年内,国资大概率是环境治理的主力。而在监管趋严、标准提高、督查继续进行的情况下,对于实际经验相对不足的新生代国企来说,有着不小的挑战。在多家国资引战投的公告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高经营活力与效率”成为重要诉求。

此外,在地方政府负债高企、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情况下,引入上市公司作为战略投资人,或着直接谋求上市,成为了发展突破点。除了证券市场、产权市场这些具有交易平台以外,各类基金也正在成为国企混改的重要参与者和资本补充来源。

谁是央企/国企的合格战投?

理论上,央企/国企的战投身份不受限。去年10月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指导意见》提出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工作,鼓励外资企业參股国有企业项目,并提出,在部分领城率先培育推出一批示范项目。优先在城镇供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领域,率先推出一批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转型升级的示范项目,鼓励依法依规引入非国有资本投资。

在实际引入战投的操作中,也可以看到各种性质资本的入场,各大银行、社保保险机构、中央大企业、巨无霸民企、实力外资等等。

今年4月成立的山西黄河水务生态环保公司,改制初衷是“积极探索生态环保领域,组建专业的生态治理队伍,试水生态修复治理”。因而招募的4家各持股12%的投资人也极具代表性,分别是央企中国电建旗下的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和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山西省属国企山西建投集团旗下的山西建筑工程集团、A股上市公司博天环境,以及太原本地民企太原市润民环保节能有限公司。

2017年,三峡集团旗下三峡新能源的引战增资,初衷是优化治理结构、补充发展资金、谋求业务协同、实现上市目标。最终确定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珠海融朗投资管理合伙企业、金石新能源投资(深圳)合伙企业、湖北长江招银成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共8家企业(相关阅读→ 818三峡系、四川能投、川投集团的关系网)。

总体来看,产业对于技术型、运营类企业的需求有增无减。但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及服务模式的综合化,所需要的技术/运营类企业数量或许不会太多。经过几轮整合,技术、运营、融资,这些补短板需求的承接者,只会是各领域的头部企业。在各个环保细分领域已经形成优势的企业,是宝贵的产业资源。

早在2015年,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就判断:“目前国内有4万家大大小小的环保企业,未来的市场不需要这么多,可能就只需要500-1000家优秀的公司。”4年不到,市场企业数量已开始锐减。在新一轮的资源配置后,市场是否会向着集约高效更进一步呢?

编辑:程彩云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