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三部委发布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行业等5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时间:2019-10-10 14:08

来源:中国水网

HJ 828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HJ 978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水处理(试行)

HJ 2006 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07 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08 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10 膜生物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14 生物滤池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21 内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347 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试行)

HJ/T 35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标〔2001〕77 号)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 (建城〔2009〕23 号)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 (建科〔2011〕34 号)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3 年 第 33 号公告)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原环境保护部 2014 年第 31 号令)

3 术语和定义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3.1 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指对企业所制定和实施的各类清洁生产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和措施的要求,包括:产业政策符合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活动等方面。

3.2 限定性指标

指对清洁生产有重大影响或者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必须严格执行、在对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水平评定时必须首先满足的先决指标。本指标体系将限定性指标确定为:处理单位污水的耗电量、化学需氧量去除率、氨氮去除率、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执行情况、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固体废物管理情况等 6 项指标。

3.3 二级处理

以生物处理为主体的处理工艺,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主要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活性污泥法、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法、膜生物反应器等处理工艺。

3.4 深度处理

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不能完全去除的污染物的处理工艺。深度处理通常由以下单元技术优化组合而成:絮凝、沉淀(澄清)、过滤、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反渗透、电渗析、臭氧氧化、消毒等。

3.5 城镇污水

指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等。

3.6 尾水

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排放水。

4 评价指标体系

4.1 指标选取说明

本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进行指标选取。根据评价指标的性质,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类。

定量指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定性指标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等选取,用于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

4.2 指标基准值及其说明

各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在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基准值分为Ⅰ级基准值、Ⅱ级基准值和Ⅲ级基准值三个等级。其中Ⅰ级基准值代表国际领先水平值,Ⅱ级基准值代表国内先进水平值,Ⅲ级基准值代表国内一般水平。

4.3 指标体系

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的评价项目、权重及基准值见表 1。

1570692462581208.png

1570692505691340.png

1570692531581422.png

1570692575626769.png

image.png

编辑:徐冰冰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