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厦门安越廖宝勇:非开挖修复技术实践与发展

时间:2020-06-22 09:04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郭香莲整理

成立于2011年的厦门安越非开挖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安越”),一直深耕非开挖修复技术领域。通过10年的发展,厦门安越实现了从第一批引进非开挖技术的企业,到第一家自主生产并出口非开挖主流修复材料的企业。在“2020(第十八届)水业战略论坛”中,厦门安越董事长廖宝勇分享了非开挖修复技术实践与发展。

1592544022970493.png

创立厦门安越  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厦门安越非开挖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由厦门市顶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转型而来,专注于推广及发展管道非开挖修复事业。厦门安越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实践与发展,不仅代表了厦门安越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非开挖技术的一个缩影。

 团队构成

  厦门安越技术总顾问是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带头人马保松教授,马保松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生导师、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内非开挖行业领军人物;董事长廖宝勇博士是中国非开挖行业领先的企业家,具有国际行业视野及前瞻性眼光,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技术且研发最新产品与应用,为行业和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总经理王清顺是非开挖行业的专家,多次参编行业标准及定额,为行业新工艺新用法做出贡献,并申请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

 中地大非开挖研究院负责人是孔耀祖博士、FIPP技术负责人是赵伟博士、中威科信公司负责人是王福芝博士、安越研发部负责人是遆仲森博士。

 紫外光固化修复技术

 厦门安越是国内第一批花1000万引进德国紫外光固化非开挖修复设备,以及多功能管道机器人的企业。2012年,厦门安越利用光固化修复技术进行修复工作得到了广东各卫视的报道。

 紫外光固化内衬修复技术是CIPP内衬技术的一种,运用了玻璃纤维和树脂两种材料。该技术玻璃纤维选择的是ECR-玻纤 (钙铝矽酸盐玻纤),这种材料耐酸碱防化学腐蚀,无粘合剂、无化学试剂。树脂材料使用了高品质UP和VE不饱和树脂(内含光子触发剂),具有耐酸碱防化学腐蚀的特点。

 紫外光固化内衬修复技术的原理是将玻璃纤维编织成管状形状,浸渍树脂后拉入原有管道,在紫外灯的作用下固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内衬管以实现管道修复加固的目的。该技术的适用范围主要是DN200 - DN1600排水管道修复。

在利用紫外光固化修复技术方面,厦门安越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临沂市青龙河整治工程主管道修复案例。青龙河全长8.8公里,属合流制排水区域,该工程主要解决青龙河黑臭水体问题,是临沂市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民生工程。厦门安越在青龙河河道整治工程中主要负责沿河主管道紫外光固化内衬修复工作,工程区域包含青龙河上游(青龙河起点至解放路段),全长34段共1985.2米;青龙河下游(金雀山路至陶然路段)全长29段共计1938.3米。

 1592544141646202.png

在厦门安越修复前,青龙河比较黑、臭,修复后河水比较清澈,受到了临沂市政府的高度赞扬。

 事实上,在修复过程中,厦门安越也碰到了各种问题,例如,沿海地区有太多的PE/PVC管道变形塌陷以至于无法进行修复。对此,厦门安越在2014年与比利时速派克公司合作,引进了该公司的速派克H100材料及速派克H40材料。速派克H100材料主要应用于各类建筑设施的止水堵漏,各类地下工程的止水、空洞填充等。速派克H40材料,主要应用于纱质地层地基加固、隧道掌子面稳固。

 速派克H40注浆材料在管道塌陷变形应用主要包括速派克H100注浆止水预处理、速派克H40土体固化预处理、切割完后立进行钢圈支护并注浆,以及根据管道属性进行后续各种整体修复四个步骤。该项处理技术分工明确,且在不同条件下,使用何种修复方法都有明确规定。为此,这项工法取得了发明专利,用于保护知识产权。

 检查井离心喷筑内衬修复技术

 2014年,厦门安越引进美国“检查井离心喷筑内衬修复技术 ”。该技术是将预先配制好的膏状材料在高速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均匀甩向检查井内壁。具有内衬强度高、耐久性好、防化学腐蚀,全自动离心喷筑,施工效率高,对地面交通和行人影响小。不仅可以用于检查井,圆井、方井、竖井都没问题。该项技术也被应用于温州市学院路检查井修复中。

 管道离心喷筑内衬修复技术

 管道离心喷筑内衬修复技术是采用离心喷筑方式在管道内壁形成一个坚固的高性能复合砂浆内衬管,对于非圆形管道、箱涵及其它排水构筑物,也可采用人工喷涂方式。该技术适用管径在DN300-DN3000之间,可以用于填补DN1600以上大管径管道修复及压力管修复技术的空白。

编辑:郭香莲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