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峥嵘五十载:环保龙头企业是如何炼成的?

时间:2021-10-19 09:45

来源:中国大气网

作者:汪茵

采访中,龙净管理层和技术人员常说的是“创新是立身之本”“不进则退,今天不创新,明天就会被超越”“不盯紧市场需求,随时可能被淘汰”。龙净人早已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科技创新的方向、创新路径的选择保持清醒的认知和战略定力。

而为了做到“技高一筹”,龙净环保成为了行业内出了名的舍得在研发方面花钱的环保企业。多年来,龙净每年都坚持在这一块进行几个亿的投入,仅2020年一年,龙净环保研发投入就超过了4.9亿元。建成超过2万平方米的国际一流的工程技术试验平台和实验室,自主构建20余台大型中试装备,购置了数百套国际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研发条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除了舍得花钱,龙净的科技创新也很有温度,地处闽西山区,区位并不占优势。但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员工都愿意留在这里为之奋斗,甚至很多在龙净的工龄都是二三十年以上,龙净独有的文化和激励机制起到关键作用。“每个龙净人都应该得到尊重”、“为有能力的人搭建各种施展才华、释放能量的平台”、“上不封顶”这些企业文化内涵深入人心。龙净鼓励员工人人创新,尊重每一个人的创新点子。挖掘鼓励年轻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创新机制,让创造价值的人获得相应的财富,形成驱动人才持续创新创造的内在动力。通过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包括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创新成果奖、新产品提成奖、专利发明奖、销售提成、回款奖励、破格提拔等,激发了每个龙净人科研创新、市场开拓、工程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此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发展局面。

至2021年9月底,龙净拥有全国环保行业首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10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承担了超过100项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项目,开发的技术产品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科技奖66项,获授权专利1415项,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121项,成为龙净持续占领技术制高点的核心竞争力。

微信图片_20211019095103.jpg

新航线:大环保与双碳战略

我国环境产业的发展史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每逢国家重大环保政策的发布,总会为环境产业带来新一轮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从国家战略高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认识、污染治理力度、制度出台密集度、监管执法尺度前所未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深入人心,环境产业也因此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

在这一时期,国家先后提出火电行业与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政策,以及“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大气治理领域的环保企业也顺应政策机遇迅速发展,行业外资本看到了环保这片新生土壤,行业内亦是资本大动作不断,跨界与兼并重组不断上演。

2017年4月18日,龙净环保发布的一则公告引发了行业的关注,当时龙净的第一大股东福建省东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已与福建阳光集团有限公司就东正投资100%股权转让事宜达成意向书。随后世界500强企业阳光控股成为龙净第一大股东,全力推进大环保战略,加速构建生态环保多业务版图,拉开了跨越式发展的新序幕。

微信图片_20211019095149.jpg


2018年龙净环保在红色圣地古田召开新一轮发展研讨会

随后,龙净在红色圣地古田召开“古田会议”,提出向生态环保全领域进军的发展战略。先后通过收购福建新大陆环保、德长环保,并购山东中滨环境保护固体废物综合处置中心,投资新建东营市陈庄工业园固废处置中心等一系列动作,在垃圾焚烧发电运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保护、智慧环保等新业务方向都已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大气治理为根基,龙净正加速构建水、气、固、土多业务融合发展的生态环保版图,实现了从原本以工程装备为主,向“高端装备制造+EPC工程+环保运营服务”三驾马车的经营模式转变,旨在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态环保科技企业。

 除了在业务上不断加码外,在内部管理上大东家也给龙净环保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和管理理念,围绕“两强一精”战略,在“强总部”方面,龙净提出“强研发”、“强管理”、“现代人力资源”、“业财一体化”等举措,通过引入IBM战略咨询,引进国际领先的思爱普公司和德勤公司,启动碧水蓝天ERP工程,并配套实施SPA、BFS信息化建设,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投资30亿建设龙净智慧环保产业园,按照国际化、现代化、智能化的定位布局强科研基地、实验研究基地以及一系列智慧环保生产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建成投运,这些都将为龙净做强做大生态环保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微信图片_20211019095221.jpg


龙净智慧环保产业园一期工程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龙净环保布局业务全产业链的效果十分显著,在2019、2020年,连续两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