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上汽积极助力南京汽车工业实现‘净零’排放

时间:2022-01-05 13:19

来源:奥动新能源

12月28日,“实施双碳战略 换启绿色未来 -- 国家换电试点城市南京出租车换电网络运营发布会”圆满举办。作为国家首批11座换电试点城市之一,南京已正式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规模化布局与运营。

参与本次活动的主要嘉宾有: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代表,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王洛峰,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理事长仇向洋,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党委书记黄建英,东风汽车集团乘用车公司新能源专务刘洪,江苏美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大力,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一秀,国网南京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剑,奥动新能源品牌与公共事务中心总经理兼华东大区总经理黄春华、战略与投融资部总经理蒋超等。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文化沉淀深厚,也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经济和工业资源积累深厚。在“双碳”战略目标以及南京成为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试点城市之一的大背景下,由绿色能源战略所推动的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必将带动换电模式在南京迎来巨大的发展窗口。

发布会当天,南京产业各界嘉宾一同在奥动换电站前进行剪彩仪式,寓意南京城市换电服务网络正式启动。随后,上汽荣威Ei5、东风风神E70换电车辆,依次进入奥动换电站,20秒极速换电后徐徐驶出,南京正式跨入换电时代。

车-站-网战略协同

南京换电网络雏形建成

本次发布仪式上,奥动新能源、美奥新能源、国网南京电动,三方在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基于各方的优势和专业资源,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打造多元协同运营生态体系,积极探索电池资产运营、车电分离等创新商业模式,共同推广南京的换电服务网络。

奥动新能源总裁李一秀表示,作为换电模式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奥动坚信,换电生态对于“双碳”战略下的能源体系变革以及交通领域电动化的重要助力。南京,作为国家首批换电试点城市之一,奥动也将协同各方伙伴,积极推进南京城市级换电服务网络的建设。

美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大力表示,美奥新能源,一直聚焦新能源汽车用户体验,我们相信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引领下,在南京市各级政府的支持指导下,换电模式所带来的高效便捷的补能体验,一定能够让更多的新能源汽车用户享受到方便的补能体验。

上汽东风联袂助力

多品牌换电车型南京登场

换电模式实践落地,必须建立在“车+站”有效协同的基础上。

上汽荣威Ei5快换版、东风风神E70换电版,作为目前换电车型市场上的两款“明星车型”,受到车辆用户的高度认可。

本次活动,上汽乘用车、东风乘用车与南京区域的6大车辆营运公司共同签署换电车型战略合作协议。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党委书记黄建英表示,“今天,首批荣威Ei5换电版在南京投放,换电服务网络开启,与南京六家车辆营运公司意向联盟合作签约,共同携手助力政府实施双碳战略,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汽集团作为在南京的最大企业,将积极助力南京汽车工业实现‘净零’排放,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

东风汽车集团乘用车公司新能源专务刘洪表示,为了满足出租、网约车的运营需求,东风今后将在南京换电试点城市的统筹规划下,联手奥动、美奥、国网等合作伙伴,让用户真正享受电池无忧、补能快捷的换电生态;也有信心,将东风风神E70打造成新能源换电运营的“第一车”。

作为全球换电模式开创与引领者,奥动新能源黄春华也向在场的政府、媒体、合作伙伴,就奥动的业务模式以及南京换电发展规划进行了介绍。他表示,随着私人用户市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提升,无固定车位、无私桩的新能源用户,也将充分体验到奥动换电模式所带来的极速共享能源服务。

截止今年12月,奥动已在全国建成了547座换电站,覆盖26座城市,累计换电次数超2000万次。在南京,奥动目标2022年完成24座换电站的布局建设,换电服务能力超过10000辆。

奥动在南京换电布局已正式展开。随着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华东区域“重镇”的陆续布局,初步形成“江浙沪皖一体化”城市群换电服务网络。未来,奥动将持续在全国范围打造换电服务生态,凭借20秒共享极速换电技术优势,让用户享受最佳补能体验,让电池发挥最大价值。

奥动,换出一片蓝天!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