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先河环保:科技创新赋能减污降碳

时间:2023-04-27 09:53

来源:先河环保

近日,“2023中国环境技术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本次大会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慕尼黑博览集团等单位共同主办。大会以“协同减污降碳,迈入生态环境产业新时代”为主题,共同探索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具体路径与技术创新。

微信图片_20230427095445.png

先河环保总裁陈荣强受邀参会,共谋企业责任担当,共话产业新模式。

2023中国环境技术大会隆重开幕 

微信图片_20230427095802.png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侯雪松主持,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红、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屈计宁、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李其林为大会致辞。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微信图片_20230427095822.png

对此,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红提出三点建议:首先,生态环保产业要由传统的污染治理向减污降碳协同探索,由末端治理向全流程、全领域绿色化转型延伸。其次,要加强新能源低碳技术的研究与技术储备,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助力培育产业增长点和发展动能。第三,还要实现数字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发挥数字技术对减污、降碳工作的赋能作用,助力实现减污降碳的协同。

微信图片_20230427095846.png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屈计宁用一组数据总结了上海的环保成果:在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考核中,上海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过去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20%左右,PM2.5浓度也从2017年的每立方米39微克下降到了25微克,如期消除了劣五类水体,上海的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步恢复,全市公园数量从2017年的243座增加到了670座。

微信图片_20230427095905.png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李其林对环境企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他表示,尽管实现“双碳”目标面临很多挑战,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将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李其林建议,环境企业应转变观念,研判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定位、新目标;研究制定企业升级转型的新战略,调整核心业务板块,提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研发应用清洁能源和低碳相关的新技术、符合“双碳”赛道下的新发展模式和空间;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强化节能降本增效,减碳创收益,创新绿色低碳投融资合作模式等新的方式和领域;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加强低碳节能岗位人才建设,完善相关配套激励机制。

“减污降碳 科技赋能”迈入生态环境产业新时代

会议同期,在以“减污降碳 科技赋能”为议题的高峰论坛上,陈荣强总裁与多位行业企业家展开对话。

微信图片_20230427095936.png

陈总表示,双碳目标下,环保企业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数字化思维为支撑,构建数字化、智慧化的环境管控新模式,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同步提升。当前环保产业对数字化手段运用有待提高,也成为所有环保企业发展的机遇。作为前端污染监测与后端源头治理的联系纽带,多源数据深度应用成为必不可少的数字化手段,通过对多源数据进行模型深度计算、分析成因,找出污染源头,进行合理化管控,才能保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阶段性地实现环境保护目标。

微信图片_20230427095957.png

陈总强调道,在十三五期间,先河为全国21个省的将近190个市县区政府提供服务,其中最典型的数字化应用是通过建设“蓝天云”智慧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多源数据整合,依靠模型实现挂图作战,成功助力河北省唐山市、石家庄市等地退出全国168重点城市后十位。下一步产业一定会继续深挖多源数据整合应用、进行深度分析、提前预判,实现污染物减排,最终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目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先河环保作为环保大军中的一员,愿与行业伙伴一道携手并进,发挥科技在环保领域的支撑作用,助力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祖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积极贡献力量。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