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山东枣庄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2018—2020年)

时间:2018-12-06 10:19

来源:枣庄市人民政府

3.实施大气污染源精细化管理。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加强区(市)、镇(街道)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设,2018年底前,镇(街道)实现监测站点全覆盖,建成高密度监测网络,并与市环境监控中心实现数据直联。加强降尘量监测,2018年底前,各区(市)布设降尘量监测点位。开展环境空气质量VOCs监测。构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工作体系,实现排放清单动态更新。(市环保局牵头)

开展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厉惩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对不当干预监测行为的,监测机构运行维护不到位、纂改、伪造、干扰监测数据的,排污单位弄虚作假的,依纪依法从严处罚,追究责任。(市环保局、市公安局牵头)

4.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完善预警分级标准体系,区分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应急响应标准。及时组织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完善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应急减排清单并每年进行更新,应急污染物减排目标分别落实到三源清单中。提高各级别应急预案污染物减排比例,黄色、橙色、红色级别减排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0%、20%、30%。(市环保局牵头)

实施采暖季重点行业错峰生产。根据全市大气污染治理形势需要,提高错峰限产比例或停产。(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环保局牵头)

在黄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对建材、焦化、化工、矿山等涉及大宗原材料及产品运输的重点用车企业,实施应急运输响应。按照实际情况和臭氧浓度水平,制定实施臭氧高值季调控方案。(市环保局牵头)

5.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防联控。积极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联防联控,完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会商机制,统一预警分级标准和应急响应措施。加强区域应急协同,按照区域预警信息,同步启动应急响应,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市环保局、市气象局牵头)

以减少重污染天气为着力点,狠抓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聚焦重点领域,分解落实攻坚目标、任务措施,并督促企业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市环保局牵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各级政府要把打赢蓝天保卫战目标任务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靠上抓,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组织领导责任。各区(市)、市政府各部门单位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方案,细化各项任务到镇(街道)、到年度、到责任单位。建立目标任务调度、检查、督办、通报制度,完善工作台账,实行清单式管理。排污单位要切实履行治污主体责任,确保依法排污、持证排污,按要求落实信息公开。各职能部门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做到各项目标任务可量化、可考核,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级环保部门要依法落实统一监管责任,完善执法、监察、督查机制,建立起督政与督企相结合、日常驻点监察、定期环保督查和“双随机一公开”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切实履行监管职能,完善企业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二)严格环境标准,强化政策扶持。

严格执行环境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对各区(市)空气质量排名的基础上,对各镇(街道)进行排名。落实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关于监测状态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山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配合做好全省焦化、建材、火电等重点行业堆场扬尘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落实国家机动车排放检测与强制维修管理办法和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市环保局、市商务局牵头)

拓宽投融资渠道。各级财政支出要向打赢蓝天保卫战倾斜。(市财政局牵头)

严格落实国家制定出台的清洁取暖金融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补助支持。充分利用政府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结合我市实际,细化国家蓝天保卫战确定的金融支持措施。鼓励开展合同环境服务,引导社会资本以及其他促进大气污染治理的新业态新模式。(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物价局牵头)

对市、区(市)两级政府确定的“电代煤”“气代煤”用户,落实清洁取暖价格支持政策。推行上网侧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延长居民采暖用电谷段时长至12个小时。研究建立采暖用电的市场化竞价采购机制,由电网企业或独立售电公司采购市场电量,予以优先购电保障,采暖用电参加电力市场化交易谷段输配电价减半执行。农村地区利用地热能向居民供暖(制冷)的项目运行电价,参照居民用电价格执行。落实“光伏扶贫”、污泥掺烧、农业废弃物焚烧等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完善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扩大分布式新能源系统备用费减免范围。全面清理取消对高耗能行业的优待类电价,以及其他各种不合理价格优惠政策。严格落实水泥、铸造等企业的阶梯式电价政策,并结合我市实际,提高加价标准,扩大实施范围。支持车船和作业机械使用清洁能源。加大铸造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支持力度。(市物价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牵头)

(三)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专业治污。

在动态更新的大气污染排放源清单基础上,建立完善空气质量调控综合决策支撑服务体系,开展污染物来源解析、减排措施效果评估研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污染物构成及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估。试点开展位于城市建成区内的大型燃煤机组湿烟气脱白治理。委托技术单位组织对我市交通结构、柴油车污染状况和治理措施等进行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提升机动车精准管控能力。(市科技局、市环保局牵头)

支持依法依规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鼓励支持技术实力雄厚并具有专业队伍的第三方机构,为排污单位提供全过程诊断和污染治理解决方案。(市环保局、市财政局牵头)

(四)推进信息公开,倡导群防群治。

加大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公开力度,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由区(市)延伸到镇(街道)。各区(市)要公开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清单,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提示信息。建立健全环保信息强制性公开制度。重点排污单位应及时公布自行监测和污染排放数据、污染治理措施、重污染天气应对、环保违法处罚及整改等信息。已核发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应按要求及时公布执行报告。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进口企业应依法向社会公开排放检验、污染控制技术等环保信息。(市环保局牵头)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