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 河北如何打好?

时间:2019-11-21 09:18

来源:河北发布

打好 6 大攻坚行动

为实现到 2020 年打赢蓝天保卫战

打下坚实基础

就要打好 6 大攻坚行动

1

大力实施去产能和退城搬迁攻坚行动

加快破解“污染围城”和传统产业治理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统筹运用政策、标准、金融等措施,加快压减退出过剩产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进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同时,严格控制传统产业新增产能,对产业集群进行升级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审核,推进企业环境治理和能耗水平提档升级。

2

大力实施清洁取暖和散煤清洁替代攻坚行动

清洁取暖,特别是气代煤电代煤是解决散煤污染的最有效路径,据测算,“双代”对 PM2.5浓度改善贡献率达到 40%以上,环境效益十分明显。在确保群众温暖过冬的前提下,进入采暖季后,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严防清洁取暖工程覆盖地区的散煤复燃,持续组织开展打击劣质煤销售行动,严格禁止和查处散煤流通使用。同时,继续推进35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淘汰治理。

3

大力实施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攻坚行动

重点是巩固“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成果,保持严惩严治高压态势,严防“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继续加力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大力实施工业炉窑专项治理,对涉 VOCs 排放企业实施全过程治理,全链条管控,严防跑冒滴漏。同时,加快出台更加严格的工业炉窑、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地方排放标准,加强排污许可管理,清理无证排污单位,严厉查处无证非法排污行为。

4

大力实施移动源污染治理攻坚行动

大力推进“公转铁”和海铁联运,禁止汽车短驳集港等变通行为,大幅减少重型柴油货车污染物排放。建立重点用车单位常态化监督检车制度,加强城市和主要物流货运通道排放监测点建设和路检路查,对超标柴油车及所属企业,实施黑名单和信用惩戒制度。同时,加强非道路移动源污染防治和成品油市场整治,集中打击和坚决清理取缔黑加油站点和流动加油车。

5

大力实施面源污染治理攻坚行动

坚决落实建筑施工场地扬 尘治理达标验收八条要求(施工工地落实“六个百分百”、视频监控和 PM10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两个全覆盖”、扬尘达标排放、土石方湿法作业、结构施工作业区目测尘高度小于0.5米、设立专职扬尘管理员、工程主体作业层防尘网全封闭,建筑物内干净整洁无敞开堆放垃圾),全面强化扬尘面源污染管控。持续推进矿山迹地绿化修复,加快停产矿山达标整治。全面禁放禁燃烟花爆竹,实现烟花爆竹常态化禁放禁燃。

6

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

进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对涉气污染源做到全覆盖。指导工业企业制定“一厂一策”应急响应实施方案,在已经公布的第一批正面清单基础上,启动第二批正面清单筛选,对纳入正面清单的项目和企业原则上不停产、不限产、不打扰。加强与周边省市会商,密切对接协作,大力推进区域协同治污、联动减排。加强联合会商,提前预报预警,最大程度“缩时削峰”。

这 5 项保障措施

确保秋冬季攻坚行动各项举措有效落实

1

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对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达不到时序进度或重点任务进展缓慢的城市及时通报预警,公开约谈;对秋冬季空气质量恶化、推进重点工作不力的,坚决严肃追责问责。

2

加强政策支持

按规定落实气代煤电代煤运行补贴政策,居民“煤改气”采暖期天然气门站价格不上浮,实行采暖用电销售侧峰谷电价,采暖用电参加电力市场化交易谷段输配电价减半执行。对通过超低排放改造验收的企业,执行差别化应急减排措施。

3

加强执法督察

组织开展大气环境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加大对“散乱污”企业整治、油品质量监管、柴油车尾气排放抽查、扬尘管控以及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响应措施落实情况监管力度,组织开展新一轮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对重点地区开展专项督察和解剖式驻点帮扶,督促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

4

加强监测监管能力建设

年底前完成各城市高新区、重点工业园区及港口、机场等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建设;完成机动车排放检验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形成遥感监测、定期排放检验、入户抽测数据国家-省-市三级联网;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加快配备便携式大气污染物快速检测、VOCs 泄漏检测等设备,提升一线执法技术水平。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