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强化基础设施运营韧性?行业大咖们这样说

时间:2025-10-17 10:20

来源:中国固废网

在当前环保监管趋严、舆情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环保基础设施运营企业面临的环境违法与舆情挑战日益凸显。此类问题不仅直接冲击企业经济效益,更与品牌声誉与ESG表现高度相关,在环保企业加速出海的当下无疑增加其系统化风险。

环保领域环境违法事件乃至案件不少源自先期舆情的失控,而企业在舆情监控及应对体系建设方面缺乏经验。受政府付费不及时叠加环保监管驱严等客观因素影响,此类风险近期有进一步攀升之势。不少企业在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上缺乏足够经验。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及防范机制,如何通过有力的法律援助手段捍卫企业自身正当权利,成为环境设施投运企业强化运营与提质增效中必须关注的议题。

在此背景下,由E20 主办的"环保基础设施运营中的舆情与法律风险防范沙龙"于10月14日在京成功召开,旨在助力企业精准应对风险、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113_2_1760667360.png?wx_fmt=png&from=appmsg

本次沙龙吸引了行业内近50余家企业参与。沙龙同步设置线上直播,高峰期在线人数超80人,行业影响力和关注度空前。沙龙分为舆情管控主题发言、法律风险防范及应对主题发言、自由交流三大环节。

113_3_1760667360.png?wx_fmt=png&from=appmsg

E20 环境平台水业研究中心负责人/首席行业分析师井媛媛主持

在第一环节,深圳宇悦数字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国辉做了题为《环保行业线上信息管控痛点难点与实操分析》的主题发言,并对现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舆情特点、环保企业风险、案例分析及应对方法等做了深入剖析。曹总指出,网络舆情易爆发、发酵快、处置难度大。整体来看,环保行业在舆情管控上普遍存在监测意识不足、管理制度缺失等核心痛点,同时专业人员、高效工具配备不足,数据情报获取困难及应对策略偏差等直接影响其对舆情事件的处理效果。曹总建议,环保企业应建立健全舆情管理流程化机制,并重点关注信息监控、应对时机、应对态度、措施有效性四大要素,降低企业声誉损失。

113_4_1760667360.png?wx_fmt=png&from=appmsg

 深圳宇悦数字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舆情总监曹国辉

第二环节中,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北京贡益环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娜及北京环助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张杨三位专家,以"环境法律风险"为核心议题,为环保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呈现出系统的法律风险防范及应对化解机制。

王灿发教授从中国环境法治发展历史视角出发,深入阐述了在环境法治强化背景下企业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王教授指出,2014年环保法和刑法双双修订意味法治环境趋严,同时通过环境执法机构垂直管理、建立生态环境督察制度等措施强化司法执法,我国环境法治机制逐步健全。在此背景下,环保企业从前期项目立项、中期验收到后期运营均面临大量法律风险。王教授提示,企业应该从理念层面和实操层面构建风险防范能力,包括转变经营理念,履行社会责任;重点关注合同中的责任条款;掌握法律细则,并在运营过程中严格遵守;在出现违法事件后,选择有利的仲裁或诉讼地,并寻求专家、律师等专业支持以应对纠纷。

113_5_1760667360.png?wx_fmt=png&from=appmsg

中国政法大学二级教授,生态环境部法律顾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监事长,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王灿发

北京贡益环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娜重点分享了环境法律案件的历年走势及专家论证在化解企业法律风险中的应用实效。安娜总指出,2020-2024年间,企业二审被上诉比例显著上升,争议焦点呈现出复合性和专业性特点。面对日趋复杂的环境案件,专家论证与企业法务和代理律师形成合力,妥善化解企业法律风险。从实践情况看,专家论证通过为事实认定提供权威支撑,为法律适用提供理论基石,在帮助企业和律师取得检察院主动撤诉、二审发回重审、再审改判等方面成果显著,也收获了企业、律师和司法机关的多方认可。此外,安娜总也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其多年来的专家论证经验,如何精准匹配专家,论证会前核心工作,论证意见书的定稿策略,建立专家与律师之间高效沟通纽带。同时强调,事后补救代价巨大,专业性问题企业应及时咨询专家意见,帮助企业从源头规避法律风险。

113_6_1760667360.png?wx_fmt=png&from=appmsg

王灿发教授助理,北京贡益环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娜

北京环助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张杨剖析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环境违法真实案例,并给出了从合规免责到最优解纷的具体应对策略。张律师指出,运营单位应构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应对"的全流程风控体系,合规经营是基石,应将合规要求内化嵌入项目全生命周期;事中控制重点放在信息公开、专家资源的积极对接及应对手段的选择上(公益诉讼vs赔偿磋商);事后应对则需要充分比较论证,选择经济成本和影响最低的解决方案。

12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