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涛】第二十三期:从中节能看环境产业系统服务的未来(下)            

【听涛】第二十三期:从中节能看环境产业系统服务的未来(下)

时间:2020-10-26 13:48:17 来源:中国水网

各位听涛的观众,大家好。我是E20的傅涛。

今天我们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来谈谈我们对环境产业有几个问题的看法。

产业整合正在进行

我们环境产业在册的公司4万多家,说的好听点,是百花齐放,什么公司都有,竞争激烈,因为总体向好,大家还活得过去。实际上,我们就是散兵游勇一样。我们都在各自的点上取得了成果,经常被泯灭掉,因为没有实现系统呈现以后,一个点状的服务,浪费了我们甲方很多的钱。不断的标准提高,一次次地废掉我们的设施,不断地提标改造,我们点状的服务越做越多,当我们点状做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必须连成面。因为只有面上的服务才能让人民群众感觉到满意感、幸福感、获得感,才能真正是我们水十条、气十条、土壤十条,包括未来的固废十条所期望的这种服务体系。

那么这种产业整合正在开始,我们现在看到的中节能的产业梯队其实都是通过产业整合进来的,我也相信未来的趋势中间,围绕的用户需求,其实很多的公司都会被进入到一个以效果为导向、以系统化的优化为导向的这种产业链之中去。所以看到了中节能整合了大地、整合了六合天融、整合了兆盛,整合了武汉的博实,等等,其实这些整合一直在继续之中。但整合不是简单的,看上去是资本纽带,本质上是需求纽带。

我相信这种整合,当我们激活了需求端的系统服务的需求之后的整合才是真正有效的。要不然的话,我多了很多产业链,产业的珠子,它不能串成一个项链,真正把一个很多的产业攒成项链的这个线,是系统需求。我们把很多单元服务的珍珠形成一条一条漂亮的产业链,我也相信中节能的总经理余红辉老总,谈到过头雁理论,我认为未来的环境公司不再是分割作战,在各自的细分领域里头单独竞争的一个时代了,各个细分领域会连成一个系统。

因为各个细分领域的支付压力、市场环境会迅速衰减,这取决于我们地方政府的支付能力在变弱,我们不可能指望政府会支撑成百上千细分领域,都按简单的政府支付来养活我们、支撑住我们的产业。我们的产业链之间,不同的产业环节之间,需要手牵手,相互协同,产生一种系统效应,为我们的甲方提供一个面向效果的系统呈现。所以我在谈的第二话题就是系统服务的需求会拉动我们的产业整合,产业整合不是供给思维的,一定是需求思维的。

央企介入改变规则

其实第三个观点我们从中节能衍生出来,会看到央企的介入,尤其是这五年以来。最早我们的央企只是看到了中节能、光大国际,之后的葛洲坝,中铁、中交、中建、中铁建,一系列的公司进入产业的过程,其实央企的大量介入,其实一定程度上在改变这个规则,对行业来说是好事儿,因为更多的专业资本,更多的专业力量,更高的定位,更高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我们在这样的格局之下,出现了几种类型的公司,一种是像三峡、中节能这种带着政府使命的,我认为叫政策性央企,第二种类型是被市场拉进来的企业,中铁、中交、中建,经营性央企,我们还看到很多地方性的国企,像北控、首创,其实属于北京市的地方性国企。另外还有一个团队,其实看到的是地方的属地性国企,再往下才会看到真正的市场性企业,一类是上市的民营公司,技术性的民营企业。

其实在这个背景之下,面向未来,他们怎么去承担这样的角色。我一直认为环境产业的发展,没有哪个资本性质是需要单独复制的,因为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跑道,如果你站错了跑道,你就会跑得很累,换跑道是必然的,但是本质上讲,我们大部分民营企业,有一部分民营企业站到了国有的跑道上去。

资产属于人民

其实我们的环境产业是个资产沉淀性行业,就是做环境服务必须有一部分资产投入,一部分的资金投入,才能完成我们的环境服务。这个资金由谁来出,我们地方政府的资金不足以支撑我们地方的环境水务的基础设施投入,所以我们会需求市场资本的投入。但理论上讲,我们的水务资产、环境资产,包括垃圾焚烧的资产是不足以支撑资本市场的高额预期,所以这个穿帮,这个不可持续是早晚的事。那么我们的资产,我认为必然要回归人民,水务资产、环境资产,最终是要为人民服务的,它要人民持有。

未来的水务的格局,是分跑道的,这个跑道不是按照民营、国有、外资的这个顺序进行划分的,而是按照我们资产的性质、服务的性质、客户的需求进行划分的。我也不认为目前的政策对民营企业有什么专门的歧视,但是有一些政策确实对民营企业产生了一些不公平。我认为大部分不公平是因为民营企业站错了跑道,其实有些行业,像BAT现在从事行业,国有企业竞争不过BAT。当然我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只适合民营企业,原来是国有企业的跑道,电信行业是国有的跑道,实际现在并不是国有的跑道。包括现在的物流。

回归产业本质

所以我在环保领域,认真看待我们环保的性质,环境产业的本质是服务业,但我的服务业会以资产为基础,而资产的性质在划分我们的跑道,在一个发展快速的时期,资产的比重比较大,就是因为我们原来缺设施,我们大量的资产、资金要投进来,完成设施的建设,但一旦我们完成高速城市化的过渡,大部分设施完成建设后,我们环境的服务比重会远远大于资产收益的比重。如果过去20年,大部分的环境收益来自于资产的收益,提供资金的人拿走了我们行业大部分的收益,但是我相信我们的城市化现在已经超过50,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已经在建成,面临的未来的设施建设的一次性投资会进一步的衰弱,很大一部分项目,服务业回归,我也认为环境产业向服务业的回归是大势所趋,我也坚信民营企业有自己更好的未来。

有一部分国营企业在体制机制上也会表现出了强大的经营的活力,他们也会真正回归服务业本质的环境产业,中节能这样的公司是最有可能实现系统服务的体系的这样的领跑者。我也相信它带领这个行业的进步会成为一个方队的头雁,甚至成为我们行业的头雁,所以我们也需要以更开放的心态看待央企的进入,看待外资的进入,看待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这种兴衰更替。

谢谢大家。

栏目简介:

《听涛》:E20环境平台首档视频栏目。

以个人视角来叙述环境产业里的主流企业,评价企业领袖人物,讲述企业发展故事,梳理产业脉络,揭示发展规律,启发产业同行。

主讲人:傅涛

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两山经济》、《环境产业导论》作者。

栏目定位及形式:知识类视频节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时长10分钟左右;

后期还将推出关于环境产业发展历程、趋势的系统内容,以及对当下热点话题的深度剖析。

傅涛亲自讲述,依托E20环境平台20年来和环境产业的同行发展,及其本人20年来的深入研究及实践,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微观企业,无论是公开资料还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来,并融入自己独特的观点。

分享到:
6908 2020-10-26 13:48:17

【听涛】第二十三期:从中节能看环境产业系统服务的未来(下)

视频分类 会议视频 视频来源 综合,会员单位,傅涛,E20演播厅,听涛

各位听涛的观众,大家好。我是E20的傅涛。

今天我们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来谈谈我们对环境产业有几个问题的看法。

产业整合正在进行

我们环境产业在册的公司4万多家,说的好听点,是百花齐放,什么公司都有,竞争激烈,因为总体向好,大家还活得过去。实际上,我们就是散兵游勇一样。我们都在各自的点上取得了成果,经常被泯灭掉,因为没有实现系统呈现以后,一个点状的服务,浪费了我们甲方很多的钱。不断的标准提高,一次次地废掉我们的设施,不断地提标改造,我们点状的服务越做越多,当我们点状做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必须连成面。因为只有面上的服务才能让人民群众感觉到满意感、幸福感、获得感,才能真正是我们水十条、气十条、土壤十条,包括未来的固废十条所期望的这种服务体系。

那么这种产业整合正在开始,我们现在看到的中节能的产业梯队其实都是通过产业整合进来的,我也相信未来的趋势中间,围绕的用户需求,其实很多的公司都会被进入到一个以效果为导向、以系统化的优化为导向的这种产业链之中去。所以看到了中节能整合了大地、整合了六合天融、整合了兆盛,整合了武汉的博实,等等,其实这些整合一直在继续之中。但整合不是简单的,看上去是资本纽带,本质上是需求纽带。

我相信这种整合,当我们激活了需求端的系统服务的需求之后的整合才是真正有效的。要不然的话,我多了很多产业链,产业的珠子,它不能串成一个项链,真正把一个很多的产业攒成项链的这个线,是系统需求。我们把很多单元服务的珍珠形成一条一条漂亮的产业链,我也相信中节能的总经理余红辉老总,谈到过头雁理论,我认为未来的环境公司不再是分割作战,在各自的细分领域里头单独竞争的一个时代了,各个细分领域会连成一个系统。

因为各个细分领域的支付压力、市场环境会迅速衰减,这取决于我们地方政府的支付能力在变弱,我们不可能指望政府会支撑成百上千细分领域,都按简单的政府支付来养活我们、支撑住我们的产业。我们的产业链之间,不同的产业环节之间,需要手牵手,相互协同,产生一种系统效应,为我们的甲方提供一个面向效果的系统呈现。所以我在谈的第二话题就是系统服务的需求会拉动我们的产业整合,产业整合不是供给思维的,一定是需求思维的。

央企介入改变规则

其实第三个观点我们从中节能衍生出来,会看到央企的介入,尤其是这五年以来。最早我们的央企只是看到了中节能、光大国际,之后的葛洲坝,中铁、中交、中建、中铁建,一系列的公司进入产业的过程,其实央企的大量介入,其实一定程度上在改变这个规则,对行业来说是好事儿,因为更多的专业资本,更多的专业力量,更高的定位,更高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我们在这样的格局之下,出现了几种类型的公司,一种是像三峡、中节能这种带着政府使命的,我认为叫政策性央企,第二种类型是被市场拉进来的企业,中铁、中交、中建,经营性央企,我们还看到很多地方性的国企,像北控、首创,其实属于北京市的地方性国企。另外还有一个团队,其实看到的是地方的属地性国企,再往下才会看到真正的市场性企业,一类是上市的民营公司,技术性的民营企业。

其实在这个背景之下,面向未来,他们怎么去承担这样的角色。我一直认为环境产业的发展,没有哪个资本性质是需要单独复制的,因为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跑道,如果你站错了跑道,你就会跑得很累,换跑道是必然的,但是本质上讲,我们大部分民营企业,有一部分民营企业站到了国有的跑道上去。

资产属于人民

其实我们的环境产业是个资产沉淀性行业,就是做环境服务必须有一部分资产投入,一部分的资金投入,才能完成我们的环境服务。这个资金由谁来出,我们地方政府的资金不足以支撑我们地方的环境水务的基础设施投入,所以我们会需求市场资本的投入。但理论上讲,我们的水务资产、环境资产,包括垃圾焚烧的资产是不足以支撑资本市场的高额预期,所以这个穿帮,这个不可持续是早晚的事。那么我们的资产,我认为必然要回归人民,水务资产、环境资产,最终是要为人民服务的,它要人民持有。

未来的水务的格局,是分跑道的,这个跑道不是按照民营、国有、外资的这个顺序进行划分的,而是按照我们资产的性质、服务的性质、客户的需求进行划分的。我也不认为目前的政策对民营企业有什么专门的歧视,但是有一些政策确实对民营企业产生了一些不公平。我认为大部分不公平是因为民营企业站错了跑道,其实有些行业,像BAT现在从事行业,国有企业竞争不过BAT。当然我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只适合民营企业,原来是国有企业的跑道,电信行业是国有的跑道,实际现在并不是国有的跑道。包括现在的物流。

回归产业本质

所以我在环保领域,认真看待我们环保的性质,环境产业的本质是服务业,但我的服务业会以资产为基础,而资产的性质在划分我们的跑道,在一个发展快速的时期,资产的比重比较大,就是因为我们原来缺设施,我们大量的资产、资金要投进来,完成设施的建设,但一旦我们完成高速城市化的过渡,大部分设施完成建设后,我们环境的服务比重会远远大于资产收益的比重。如果过去20年,大部分的环境收益来自于资产的收益,提供资金的人拿走了我们行业大部分的收益,但是我相信我们的城市化现在已经超过50,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已经在建成,面临的未来的设施建设的一次性投资会进一步的衰弱,很大一部分项目,服务业回归,我也认为环境产业向服务业的回归是大势所趋,我也坚信民营企业有自己更好的未来。

有一部分国营企业在体制机制上也会表现出了强大的经营的活力,他们也会真正回归服务业本质的环境产业,中节能这样的公司是最有可能实现系统服务的体系的这样的领跑者。我也相信它带领这个行业的进步会成为一个方队的头雁,甚至成为我们行业的头雁,所以我们也需要以更开放的心态看待央企的进入,看待外资的进入,看待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这种兴衰更替。

谢谢大家。

栏目简介:

《听涛》:E20环境平台首档视频栏目。

以个人视角来叙述环境产业里的主流企业,评价企业领袖人物,讲述企业发展故事,梳理产业脉络,揭示发展规律,启发产业同行。

主讲人:傅涛

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两山经济》、《环境产业导论》作者。

栏目定位及形式:知识类视频节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时长10分钟左右;

后期还将推出关于环境产业发展历程、趋势的系统内容,以及对当下热点话题的深度剖析。

傅涛亲自讲述,依托E20环境平台20年来和环境产业的同行发展,及其本人20年来的深入研究及实践,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微观企业,无论是公开资料还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来,并融入自己独特的观点。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