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环境部10月例会,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首次公开亮相并答记者问

时间:2018-10-31 16:01

来源:生态环境部

作者:中国大气网整理

10月31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李高司长,向大家介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及碳减排有关工作,并回答大家关心的大气方面的问题。新闻发布会由刘友宾主持。

1.jpg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一些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生态环境部设立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全面建成

为全面反映南海地区空气质量状况,提升南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水平,服务南海地区国家和公众,通过几年的努力,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已全面建成,具备PM2.5、PM10、SO2、NO2、CO和O3等6项常规指标,CO2和CH4等2项温室气体指标,颗粒物组分(黑炭)以及气象五参数和能见度,共15项指标监测能力,初步形成南海地区空气质量监测与气候变化观测相结合的综合监测体系,标志着南海地区大气环境综合监测迈出坚实的一步。

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的建成将为南海域内国家和地区公众提供及时、可靠的环境空气质量信息,也为研究西太平洋-东南亚区域的大气传输、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支撑,在推动南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中必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1.jpg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李高司长

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的事情

李高: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就“应对气候变化及碳减排”有关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支持、参与和宣传。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要求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落实减排承诺,与各方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多年来,我们努力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采取了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和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一系列举措,取得积极成效。

我们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把握全球低碳发展新机遇,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更好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作用。

下面我愿意回答媒体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谢谢大家!

1.jpg

把应对气候变化的职能调整到生态环境部 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

人民日报:机构改革后,应对气候变化职能由国家发改委调整到生态环境部,是否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弱?

李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这次机构改革把应对气候变化职能调整到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这是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关系到国家的全局和长远,从来都不是某一个部委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需要地方积极落实,需要行业和企业积极参与,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了解我们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好的理解。

我国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这个小组是由总理来担任组长,规格非常高,同时几乎所有的国务院组成部门都是这个协调小组的成员,这充分说明了这项工作需要统筹协调。应对气候变化职能从国家发改委划转到生态环境保护部以后,生态环境部需要在统筹协调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同时与各个部门加强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同时也要进一步去推动地方行业落实相关工作。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生态环境部这项职能,我们一定能把这项职能落实好,把我们工作做好。

应对气候变化是涉及到全球,环境污染治理是国内环境问题治理的工作,但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治理有很大的潜力进行协同增效。机构调整为我们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增效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这对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是有利的,同时我们国家已经提出了到2020、2030年中长期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抓落实,生态环境系统有非常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更好的统筹协调利用好这样的体系,对推动我们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