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战略新兴产业展望:环保决定企业生死 2018监管将持续加码

时间: 2018-02-11 17:52

来源:

作者: 薛涛

2018 年,对于环保企业而言,依然是机会与压力并存的一年,环境治理需求依然庞大,绝大部分之前困扰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依然存在,少数领域还面临着一些波折不定的局面,引导整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力量不少依然是萌芽状态。本文为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独家约稿,对整个环保产业的2018年进行展望。

blob.png

blob.png

不久前闭幕的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明确目标和时间表,这对整个中国的环保产业而言相当于获得了一张长达至少二十年的发展保证书,甚至考虑到生态环境拐点,这个时效还能更长。然而,正如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我们的工作当前还面临很多困难,要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坚持不懈的更深层次的改革和创新,这方面的判断不但适用于十九大所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也适用于环保产业发展本身所面临的问题:产业能否健康,是环保治理目标能够实施落地的重要条件。而高压和长效的环保监管机制、坚定的市场化改革、产权保护和鼓励创新,以及新型营商环境的构建,是扶持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2018 年,对于环保企业而言,依然是机会与压力并存的一年,环境治理需求依然庞大,绝大部分之前困扰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依然存在,少数领域还面临着一些波折不定的局面,引导整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力量不少依然是萌芽状态。

装备和技术总体相对落后

技术细分领域创新逐渐活跃

把环保产业简单划分为面向城乡和地方政府的市政领域,以及面向工业客户的工业治污领域。了解这个行业发展的情况,可以从上市公司的分布和规模来分析:从总体来看,除了电力行业大气治理子领域和监测领域的几家上市公司以外,大部分环保上市公司均和市政领域(污水、垃圾处理)的投资运营业务有关,几家以技术上市的公司也各有不同比例的参与市政设施的投资运营。得益于自 2004 年以来住建部所发起的特许经营改革,投资运营公司借助资本的力量和国内土壤的滋养,已经非常强大,甚至通过近几年的“走出去”在国际上也居于第一阵营的位置。2016-2017 年发生了多起国际并购案例,大多是在欧洲发达国家;而在东欧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的“一带”东南亚地区,我国的市政投资运营公司以直接投资新建项目为主,也是风生水起。

而与之对照的是,中国的环保的装备和技术公司总体仍处在相对落后的产业局面,无论在市政还是在工业领域,这是因为甲方的分散以及优胜劣汰规则的市场规则失效等综合因素产生的,也是因为前文所述的推动环保产业健康升级的外部力量依然处在萌芽期的原因。结合我国国情:甲方依然分散(即便在水务投资运营领域)、关系市场、表演市场、低价投标、监管严格程度不够、产权保护弱和低层次竞争等制约我国环保产业尤其是技术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诸多原因并未有根本性的好转,有希望推动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的“零容忍”级别的环保监管也才刚刚拉开大幕,产权保护等要件更是尚未见实际举措。

但是,小、散,尤其是弱的缺点不能作为中国环保技术类企业的唯一标签,在环保监管逐步严格的当下,技术创新和迭代的活跃度远远大于以往,而在三十年积累的国内技术实力,也出现了一些国际领先的细分技术,毕竟我国具有全球最大甚至也是最复杂的环境治理需求。国外一些已无法施展的沉淀技术也在引进国内中变革而复生。

此外,环保细分技术或设备的采购越来越受被监管的市场化主体的影响而开始有趋向理性的苗头,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考虑到整个运营周期的性价比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合理费用下的稳定达标的必要目标当下其实还没有完全被满足,同时资源化、装备化、信息化和低碳化四个更高阶的目标中的某一个已经开始在局部领域的少数优秀公司出现。

话说回来,小、散本身未必是缺点,小、散且弱(低技术含量、山寨遍地和无序竞争)才是。对于技术驱动的领域,盲目提高集中度未必是个好的选择,资本市场往往是提高集中度的助力,然而资本对于技术创新却没有太大的帮助。大公司陷入僵化的体制,往往遏制了技术的迭代创新。在国内,即便以某项细分技术上市的公司,也会尽快转型增加业务覆盖面(甚至为了做大营收提前转型),甚至进入投资运营,模糊了其“重突破创新”的技术公司色彩。由于前文所归纳的国情原因,坚持在细分领域钻研数十年维持领先且不盲目扩张的德国家族企业模式显然在国内鲜见。我国总用法国只有两家大型环保企业来作为应该全面提升集中度的理由(这背后也许是大企业话语权重,希望借此扩大占有率的原因也未可知),却忽视了德国、日本和美国存在大量中小环保企业的事实。此外,即便法国,两家大型环保公司也经常在细分领域与本国的小型技术企业展开合作。另外,某些发达国家工业治污需求的下降导致中小企业的不活跃也是与国内情况有区别的。

市政水务领域发展相对较好黑臭水体治理未来受PPP变动影响较大

市政领域之前主要集中在污水和垃圾两类领域的特许经营为基础的投资运营,和与之配套的工程和技术类环保公司,在污水和垃圾两个领域已经培养了有二十多家上市公司,而后者却仍处于相对分散的局面。唯一培养少数几家上市公司的领域就是膜领域,也都很大比例或者至少积极参与了基础设施的投资运营甚至 2014 年以来的 PPP 项目。

以供水服务和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为基本商业模式的水务上市公司,2017 年依然都获得了“匀速”的增长机会(每年大约 3000 万吨/日左右的总的水务市场化资产增长规模),2018 年,在污水垃圾全面推行 PPP 的文件的要求下,预期还会维持类似的增长速度,而相关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是项目竞争越来越激烈,项目源头有相当比例会被地方政府所控制的平台公司作为转型资产直接占有,而真正能公平推向市场的项目尤其是污水厂 BOT 项目将面临着空前的竞争,超低价频频出现。而由于中水、海水淡化等领域外部条件依然不成熟,水务特许经营依然是最受欢迎热捧的资产。

编辑: 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薛涛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并兼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

作者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